覺得別人總是講不聽?用這個方法「比直接指正有效」!

「勸誡」是一種特別具挑戰性的溝通方式。你曾有勸誡他人,或者被別人勸誡的經歷嗎?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要如何有智慧地提醒對方,並以合宜的方式彼此勸誡呢?

(本文整理自周巽正、廖文華-共享觀點《如何勸進人的心坎裡》)

觀看更多《共享觀點》影片

避免情緒性溝通

在夫妻、親子或同事等各種關係中,我們總會碰到需要向對方反應某些事情,或者需要提醒、勸勉對方的時刻。當別人對我們強烈地表達一些感受時,我們很容易便會啟動防衛機制來為自己辯解。然而,溫柔、有智慧的勸誡,只需要輕輕點到,就能使人真誠地悔改,並帶出真實的改變。

《伊索寓言》中有一個北風與太陽的故事,北風和太陽比賽,看誰能先讓旅人把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的方法是用力吹,然而,它越吹旅人就穿得越緊;太陽只是使人感到溫暖,旅人便很快地脫下了外套。在勸勉他人時,你希望自己像北風還是太陽呢?由此可見,責備並不是勸誡的好方法。當我們從批評、論斷的角度去看待他人的軟弱時,不僅缺乏愛心,也不可能溫柔地對待對方,因為我們有太多的負面情緒在當中。

撒母耳記下第 12 章第 1 節至第 6 節,提到了富戶搶窮人羊羔的故事,先知拿單藉由這個故事讓大衛明白,令大衛感到憤怒不已的富戶,其實就是他自己。拿單從頭到尾都沒有貶低或羞辱大衛,他透過一個故事讓大衛真正悔改,並讓神的靈親自對大衛說話。

以愛挽回對方

在勸誡前要先為對方禱告。「祂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 16:8)若不是聖靈使人知罪,人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正處在怎樣的罪惡中。我們需要以愛心說誠實話,溫柔地挽回對方。我們應該成為彼此的祝福,而不是批評、數落,聚焦在對方生命的不完全上。先知撒母耳即便勸誡掃羅王,他也依舊希望神的恩寵繼續停留在掃羅身上。安慰與勸勉來自我們看重神在這個人身上所設立的權柄,以及每個人的尊貴身分。

求神賜給我們在愛中表達的智慧。有時候也許我們想以激烈手段來搖醒對方,然而,真正能挽回人的乃是神的靈。在勸誡人時,首先要對付自己,千萬不可在怒氣中說話,而要有智慧、柔軟地說話,同時也要更多為對方禱告。「恆常忍耐可以勸動君王;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箴 25:15)在恆常忍耐中,以柔和的言語達到最好的勸誡效果。

(本文整理自周巽正、廖文華-共享觀點《如何勸進人的心坎裡》)
video
play-sharp-fill
更多收看 共享觀點【人際交友 系列】

發表留言

  • 首頁
  • 國度關鍵
  • 活出信仰
  • 生命靈糧
  • 節期相關
  • 講員專區
  • GOODTV+
  • 直播 Live
  • 隨選節目
  • 節目時間表
  • 國度報導
  • 好消息生活
  • 支持好消息
  • Generic selectors
    完全符合
    搜尋標題
    搜尋內容
    Post Type Selectors
    依照分類篩選
    以色列信息
    信仰問答
    信徒造就
    其它節日
    周巽正
    國度關鍵
    大衛鮑森
    婚姻家庭
    宣教傳福音
    寇紹恩
    廖文華
    復活節
    教會生活
    末世預言
    林瑋玲
    查爾斯史丹利
    活出信仰
    生命靈糧
    節期相關
    羅伯特莫里斯
    聖誕節
    職場系列
    葉光明
    講員專區
    財務管理

點我加入GOOD TV 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