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苦難如海嘯般襲來,粉碎我們所有的神學理論時,我們該何去何從?傑克失去了21歲的兒子,從無法禱告的絕望深淵,到重新發現神救贖苦難的大能。他坦承地分享最黑暗的時刻,並深入探討苦難的神學意義……

【好信息學堂】主題:突破禱告的三個層次
第三堂:勝過苦難(←點我看影片) 講員:傑克迪爾牧師
重點整理
1. 史考特的離世
2000年12月27日清晨,傑克.迪爾牧師21歲的兒子史考特因混合吸食五種毒品精神錯亂,用家中驅熊槍輕生。傑克突然面臨人生最大的痛苦,無法禱告、不上教會,整個人像行屍走肉。然而在送兒子遺體的飛機上,他聽到微弱聲音說「抓著我的手」,這成為他重新與神建立友誼、從絕望深淵走向盼望的轉捩點……
2. 聖經中的奧祕
A. 三一真神與友誼
- 神並不孤單,三一真神彼此相愛
- 我們受造是要彼此相愛、成為摯友
- 成為摯友不是各取所需,而是喜歡在一起,心懷感激
這就是神造人的目的:享受蒙神救贖的關係 - 世上唯一不需要幫助的人卻揀選12位幫手
因為樂於愛他們,教導他們愛神所愛之事
B. 神的受苦(林後5:21)
- 「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
- 若拿世上所有苦難加上地獄苦刑,對照神子十架痛苦,如滄海一粟。
- 祂沒有解釋苦難原因,祂就是為我們受苦,然後救贖我們的苦難。
3. 生命之鑰:與耶穌為友
希伯來書12:1-2
- 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十字架苦難。
讓祂成為生命中心,意思就是與耶穌建立友誼。
希伯來書12:5-7
- 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
與耶穌為友,讓祂成為思想中心
與痛苦為友,不嫌惡祂降下的痛苦
為何需要痛苦?
- 祂雖極其榮美,但在世時祂的榮美無法留住我們,我們需要痛苦才會回到祂面前。
「有些痛苦不是我該受的,卻都是我需要的。」回頭看才發現充滿神的救贖。
保羅的盼望觀(哥林多後書4:16-18)
- 再大的苦難相較於神要成就的榮耀,都是”至暫至輕的苦楚”
- 苦難是神成就榮耀的關鍵之一
4. 苦難的終極意義
救贖的盼望
- 神沒有解釋苦難的原因,祂就是為我們受苦
- 神會救贖我們脫離苦難,甚至最糟的情況
- 需要時間,透過與神為友的過程
力量的來源
- 不是靠理解來度過苦難
- 而是靠與神的關係和聖靈的能力
- 苦難成為更深認識神的途徑
問題反思/小組討論
- 當你最依靠的東西崩塌時,你會發現什麼?
- 你還記得學生時代最要好的朋友嗎?那種友誼的特質是什麼?如何應用到與耶穌的關係上?
- 回顧你的人生,哪些看似「偶然」的相遇其實充滿神的安排?